90后男孩把课本设计成绘本,变成了一座美术馆
给我们一本课本,
我们还孩子一座美术馆。
···
改造课本
先来看几张图片
文字、画面相得益彰,
插画根据文字内容,
或简练,或唯美,
每一幅都风格鲜明,设计感十足。
这可不是海报设计,
也不是某家公司产品的精美包装,
而是实实在在的台湾课本。
跟我们印象中的课本相比,
相差好像有点大···
让台湾的教科书设计
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
是年仅24岁的台湾交通大学的陈慕天。
大四那年,像其他小伙伴一样,陈慕天参与了丹麦跟英国的交换计划。
在参观一家高科技医疗设备公司时,他惊讶地发现,人们竟聚在一起面红耳赤地讨论“如何让商品的包装设计更美观”这一在他看来无关大雅的问题。
毕竟在他过往的生活经历中,产品本身的质量永远比“花里胡哨”的设计重要,这一想法根深蒂固。
但随着在国外待得越久,他越发现好像根本不是他想的那么回事,欧洲小到零食产品的包装,大到一个城市的市徽,都设计感十足,超出想象。
“设计、美感,对他们来说,不是刻意地包装,而已然是生活的一部分。”
这一差别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真正带给他触动却是一次北京之旅。
在清华大学的创意决赛现场,他彻底被震撼,参赛选手不论是idea、产品本身还是实作能力、演讲口才,全都超强。
但当他看了一眼产品简报,却完全没了感觉,“简报就跟一些教授的ppt一样,文字超长,套用模板,再加上几张照片”。
正是那一刻,
让这个90后小伙再次强烈地感受到:
“美感、美学这种东西,
真的是国家的竞争力,
国家的精英应该要会的东西。”
带着这些强烈的感触,回到台湾的慕天,立即联系了曾同在欧洲作交换生的2个伙伴。
一聊,才发现,大家都有类似的感受,三人都觉得“我们应该做点什么,至少能让台湾的设计发生改变。”
三人就这样跑遍了各个大学、设计院
调研了一圈却惊叹:
台湾的设计没有哪里不好,
甚至台科大的工业设计能跻身世界前三。
那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深入分析后才发现:
我们培养出来的设计精英,
跟大多数人之间有很大断层。
设计精英在上,大多数人在下,
而拥有权力的决策者
也往往在大多数人中间。
这就自然导致设计出来的优良作品,
消费者不买单,决策者不同意。
长此以往只会导致设计者
为顺从市场、消费者而做出改变。
而这背后最根本的原因还是:
全民美学教育的问题。
“我们真的很努力盖了很多美术馆,但问问身边的朋友,在你最有创造力的18岁之前,多久去一次美术馆?”
一年2次算多的了,几年一次算正常。那孩子的时间到底花在了哪里?
很简单,念书!我们都很会读书。18岁之前,亚洲的孩子有谁不是把大把时间,都花在课本上···
要以一己之力改变这样的教育现状,
很困难!
那又如何能在体制内做些改变?
这是三人面对的共同难题。
苦思冥想的陈慕天突然意识到
既然念书很无聊,
孩子又没有时间去图书馆,
那何不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呢?
教科书,
无疑是最佳的首选,
于是三人决定,
从语文教科书的改造开始。
他们选定了台湾国语5年级的课本
但设计改造无疑要花大笔的钱,三个人一凑才发现,每个人的身家平均2000元(台币),根本就做不了什么。
无奈三个刚从校园走出来的“孩子”,厚着脸皮去找投资人要钱,投资人对他们的行为表示赞赏,但一提到投钱,个个都摆手摇头。
谁也不傻,投资人更是精明,教科书的改造要冒很大的风险,即便改造成功,决策者也不一定买单,更何况凭什么信任这三个刚出茅庐的家伙?
但几个人却并不像就此放弃,
灵机一动,
他们在募资平台flying V发起筹款,
教科书的改造无疑戳中了家长的痛点,
短短时间他们就筹到了200万(台币)。
设计团队就此拉开了教科书改造的序幕。
激发孩子的创造和想象力,
从封面就要做起。
九宫格上只有一个黑点,
大面积的空白等待孩子来设计填满。
你可以写上你的名字,
也可以自由发挥将其填满,
写字、画画,全凭孩子的感觉。
这样一来,封面各个不同,成了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设计···
课文中讲到《动物的尾巴》,
没有像之前那样,
将动物和尾巴一同展示出来,
而只画出了各样的尾巴,
让孩子们自行想象、识别。
关于介绍谷歌的一课,
不仅用巧妙的图案设计
突出谷歌的文化特色。
还设计了有趣的互动游戏,
开发孩子的心智。
整个设计团队不断地
从培养孩子观察、思考、创造、总结等
一系列角度打磨设计稿,
常常为了一个问题讨论到深夜,
甚至都忘记吃饭。
累计30多位设计者无偿设计,
耗费了一年多时间,
陈慕天和他的伙伴终于拿出了
自己满意的语文教科书。
但这仅仅是第一步,
自己满意只能算自恋,
要检验教科书是否改造成功,
最紧要的是得到学生们的认可。
然而跑了几十家小学,
却没有一位校长同意试验,
最终在他们真挚地恳求之下,
台湾的大湖小学同意拿出一个班级,
看孩子们对教科书的反响。
定好的试验当天,他们紧张又有些期待。
随着书本被当做礼物一本本发到孩子手里
刚打开包装看了几页,
孩子们的表情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看着看着就兴奋地感叹起来
“原来枯燥的教科书,
也可以变得这么有趣、漂亮又好玩。”
更令人惊讶地是:
我们一直以为小孩子对审美
都没有太多的感觉。
但他们一个个说出的感受,
却让老师、校长乃至整个设计团队
都目瞪口呆。
“以前的课本太现实了,这个可以凭自己去想象。”
“现在的画面和人物对比都很强烈。”
“字体这样排列,可能是让思想更自由,空间更开放吧。”
原来孩子们并非我们想象的
只需要颜色艳丽的图片就够了,
他们对设计、对美学、对审美,
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孩子们得到了一本渴求已久的教科书,
他们迫不及待地向设计人员表示感谢,
而这个充满活力的团队,
也因为这次成功的设计,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出版社。
如今他们已被委托设计了一到八年级的教科书,预计几年后,将有超过一半的台湾孩子用上这些教科书。
而十年后,看着这样的教科书长大的孩子,他们对美的欣赏与理解必然会发生改变。
孩子,
属于未来的世界,
当孩子对美的欣赏提升转变,
他们也一定会设计出美好世界。
图片源自美感细胞团队,
资料来自官网以及陈慕天TED演讲
文章源自网络,精编整理公益分享(我们敬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素描》